“小时候便读过余光中的《乡愁》,但当时对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大陆,却知之甚少。”
(资料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汉唐美术研究专业的台籍博士生李馥瑀表示,来大陆求学的六年,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她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历史痕迹以及两岸隔不断的情感联系。
李馥瑀于新疆。(中国台湾网 发)
近距离接触文物,探索中华文明恢弘历史
得益于两岸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联系,大三时学习艺术史专业的李馥瑀来到大陆参与考古实习。“在辽宁喀左,我第一次接触到最真实的文物。触摸到文物的瞬间,我才明白过去所学、所追求的到底是何物,原来这些就是历史存在的证明和意义。”
李馥瑀表示,作为古老文化符号的史前玉猪龙、女神像、神庙、祭坛“闪闪发光”,其独特魅力历经千年而不衰,并以全新姿态重现在世人眼前,这既是发掘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引人入胜之处,更是中华文明的生动体现。
“我是学校第一个来大陆交流的学生。”通过本科老师推荐和个人申请,大四时李馥瑀以院际交流的形式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半年,这半年的经历让她更直接地了解到真实的祖国大陆。
考古其实就是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个过程听起来就令人神往。来大陆后,她接触到很多史料文献,感悟到5000年中华文明的波澜壮阔。沉浸于其中的李馥瑀,也因此立下志向,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硕士二年级时,她有机会前往新疆奇台参与考古发掘,而这次经历,更颠覆她以往对于西域的印象。
见微知著,在实地考察中了解祖国大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古丝绸之路”交汇点上,多元文化在这片“神秘大地”源远流长。
“在新疆的所见所闻都是我想要珍藏的美好记忆。从北疆到南疆,景色壮阔、民风淳朴、物资丰富、气候宜人,城址保存完整,三个月的考古工作和生活,让我心灵满足。”
在新疆进行考古文物整理工作。(中国台湾网 发)
每天和当地的民工叔叔、阿姨们聊天,李馥瑀发现新疆并不像台湾舆论描述的那样。“我在新疆时特别快乐,当地人都对我们特别好。虽然因为吃不惯羊肉,一开始觉得有些辛苦,但后来叔叔阿姨们上工时会给我们带当地糕点,那些味道我在北京至今都没有找到。可能那就是属于那段时光的限定记忆吧。”
在中央美术学院入学后,李馥瑀始终记得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话,“致广大而尽精微”。“从宝岛到大陆,我也经历了‘精微’至‘广大’的转变。在大陆视野的广阔程度是在台湾生活时难以企及的,学习生活必须专精且深入,对未来的展望必须开阔且宏观。”
在加入京台会、参与夏令营等活动中,李馥瑀在祖国大好河山中进一步感受到两岸之间的情感联结。“青年交流活动让两岸更多青年学生有机会了解彼此、共同进步,从陌生到熟知,结下珍贵友谊,走向携手合作。”
在长三角两岸黄海湿地风光摄影大赛中,李馥瑀和两岸的小伙伴们在江苏盐城的湿地与保护区捕捉美丽生态风光的同时,也首次体验到苏北的风土民情。“我们拍鸟、拍鹿、赏荷花、看日出,秀丽风光的背后,是大陆这些年践行环境保护、厉行低碳节约的生动体现。”
从艺术史到美术考古,从历史与现实中构筑家国情怀
在大陆的六年,李馥瑀走过了很多地方,尤其敦煌莫高窟和云冈石窟让她印象深刻。“感觉心灵受到震撼,当时人们花了这么多人力、财力去建造这样的奇观,到底有多么虔诚。”
“因为我做美术考古研究,所以对这些非常向往,想亲眼一探究竟,在台湾见不到这些史迹。”
在云冈石窟考察。(中国台湾网 发)
李馥瑀表示,考古和美术是不同的两个学科,研究方法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刚开始她会陷入自我怀疑,不知道应该如何做研究。
后来,她终于找到二者“平衡点”——既重视文化价值,也关注时代背景。“美术史研究关注美的作品,注重作品的独特性。考古则是梳理以人为主体的文明发展历史,主要讨论普遍性。我想结合跨学科的优点,尝试通过较少的证据,深入、详细还原已经不具体存在的、或是已经面目全非的物件的原貌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现在也说公众考古,与大众一起接触文物、感受历史。我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考古与美术在做什么。参观博物馆时不止关注一件文物的外观,更要了解当时的人在思考什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李馥瑀表示,“这样的文化宝藏值得我们用一生努力去释读、去守护。”
李馥瑀也鼓励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走走看看,“实地勘察很重要,可能书上一张很小的图,我们去现场看才知道它有多宏伟壮观。亲自来一趟大陆才能有最直观的了解,不然在台湾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来源:中国台湾网 采写:高嘉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