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讨、分享经验、聚焦热点、把脉难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4日,名家荟萃、学者云集的第二届内蒙古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通辽举行。
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
这场以农为题的交流盛会,吸引了200余名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围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寻新路径,分享研究成果,交流乡村振兴的新做法、新经验。
本次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乡村振兴标准化战略、生物科技提升乡村农牧业价值链、数智赋能农业农村、创新绿色生态资源产业化新模式等发表了真知灼见,并开展了自治区乡村振兴成果交流,部分地区作典型案例分享。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关注农业与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商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交叉融合的新业态标准化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内蒙古农业大学战略科学家、沙漠治理学院特聘院长尹伟伦对乡村振兴的标准化发展有自己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就如何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给出了他的见解:要打造生产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高聚林谈及此次论坛,肯定之余也充满期待: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立足通辽实际,凝练理论成果,引入行业资源,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推动自治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摆脱绝对贫困不是终点。在业内专家看来,反贫困是一个永恒课题。未来,特色减贫道路将走向何方?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化珍说,必须要继续创新增收举措,发展庭院经济,开展“三变”改革,优化定点帮扶,增强贫困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长效扶贫产业的发展,培育减贫的长效机制。
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海军表示,我们通过交流与合作能够发现彼此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亮点,分享成功的经验,实现互学互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基’,是兴边固边的‘金钥匙’。”
“兴边富民,产业为基。”
“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大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
头脑风暴阵阵来袭,思想火花激情碰撞。
论坛期间,通辽顺势而为,举行了校地企签约、服务签约,举办了自治区乡村振兴成果展。
一批务实有效的宣言倡议、箴言良策,一批合作协议签署……丰硕的成果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观摩期间,大家“走通辽、看通辽”,了解了通辽市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的新乡村面貌。通过走乡道、进田园、进工厂,了解各个观摩点的先进经验和亮点做法,在思想碰撞中理清了思路、明晰了方向、激发了热情。
本届论坛形成的丰硕成果,是内蒙古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为更多地区提供了多维度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景和方案。
如今,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各地正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做好乡村振兴“特色文章”,农村集体经济产业“百花齐放春满园”。展望未来,乡村振兴有盼头。(记者 任杰)
关键词: